瓊海東坡笠入選“我家鄉(xiāng)的非遺好物”網絡評選名單
- 來源:南海網
- 時間: 2025-02-28 16:00:00
南海網2月28日消息(記者 陳望)相傳,蘇東坡流放海南時十分喜愛這里竹笠,人們?yōu)榱思o念他,故名“東坡笠”。東坡笠制作技藝主要流傳于瓊海陽江一帶,東坡笠能遮日擋雨、防風御寒,是海南民間最盛行的傳統(tǒng)竹篾技品。近日,瓊海東坡笠入選“我家鄉(xiāng)的非遺好物”網絡評選名單。
海南竹的品種很多,但白竹并不多。瓊海萬泉河畔的白竹高而節(jié)長,肉細而柔韌,層次分明易破,加上瓊海的土壤水源呈淡酸性,天然適宜,不易蟲蛀。篾制品耐日曬雨淋,日月長久只要用心保存,一頂笠可用幾年,用心保管可用十年,甚至十多年,如當裝飾品可保存幾十年之久。

瓊海東坡笠。 瓊海旅文局供圖
東坡笠代表性傳承人馮增超的家鄉(xiāng)在紅色娘子軍的故鄉(xiāng)瓊海市陽江鎮(zhèn)。他家所在的后嶺村很早就有編織東坡笠的歷史,家家戶戶、人人都會編制東坡笠。馮增超一家?guī)状硕季幹茤|坡笠。父親馮輝天從小就開始學習編制東坡笠,用這門手藝來維持家庭的生計。后來馮輝天編笠的技藝臻于嫻熟,其聲名風靡島內外,其產品還銷售到新加坡等東南亞一帶。
子承父業(yè),馮增超不斷揣摩父親的技藝,憑著不斷的努力,煅就了爐火純青的制笠技藝,成了當地有名的東坡笠制作師傅。2014年,馮增超也獲得了“命名馮增超為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東坡笠代表性傳承人”的證書,成了目前海南省唯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坡笠項目代表性傳承人。

瓊海東坡笠。 瓊海旅文局供圖
所謂的東坡笠制作技藝,指的是用竹篾、藤條、芭蕉葉、葵葉、笠油等材料,手工制作成罩笠的技藝。東坡笠酷似一個小金字塔,其造型獨特、美觀輕巧、堅固耐用,即能在生活中遮陽擋雨也能當工藝品擺設,東坡笠制作過程復雜,足足有五十多道工序,其圓周度、平坦度、緊密度等,是機械無法代替的,深受人們喜歡,是海南手工竹編精品代表作品之一。
這些年,馮增超制作的東坡笠先后亮相博鰲亞洲論壇年會、深圳世界博覽會等,還參加過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。前路漫漫,馮增超說,雖然困難多多,但他還會堅持傳承、改進和發(fā)揚這門技藝,讓更多的人了解喜歡東坡笠這門傳統(tǒng)竹編技藝。
東坡笠的制作技藝,是時光沉淀到指尖的技藝,蘊含著獨特精湛的民間文化,是一份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是一道獨特的海南風情,是千年民俗風情畫卷中一抹濃濃的鄉(xiāng)愁。
活動更多
掃碼下載南海網客戶端
掃碼關注南海網微信公眾號
-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:nhwwljb@163.com
-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4612006002
-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瓊B2-2008008
-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 966123
-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:2108281
- 廣告經營許可證:460000100120
-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
-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:瓊字001號
- 瓊公網監(jiān)備號:46010602000273號